吹塑加工是将塑料原料加热熔融后,通过吹塑机吹制成中空制品的工艺,在生产过程中常因原料、设备、工艺参数等因素出现各类问题。

一、制品壁厚不均匀
常见原因
型坯挤出不稳定:挤出机温度波动、螺杆转速不均,导致型坯厚度不一致。
吹塑模具设计问题:模具口模间隙不均匀,或吹气口位置偏移。
吹气压力与时间不当:压力不足或吹气时间过短,型坯无法均匀贴模。
型坯垂伸影响:原料熔体强度低,型坯下垂导致底部过厚、顶部过薄。
解决方法
优化挤出工艺:稳定挤出温度(如分段控制料筒、机头温度),调整螺杆转速至平稳。
检查模具精度:修正口模间隙,确保吹气口对称,必要时更换模具。
调整吹气参数:提高吹气压力(通常 0.5-1MPa),延长吹气时间(根据制品大小设定 5-15 秒)。
改善原料性能:选择熔体强度高的原料(如 HDPE 用于中空吹塑),或添加助剂提高熔体黏度。
二、制品出现气泡或空洞
常见原因
原料含水率过高:塑料颗粒受潮,加热后产生水蒸气。
原料分解:加工温度过高或熔体在料筒内停留时间过长,导致原料降解。
模具排气不良:模具内空气无法及时排出,被包裹在制品中。
吹气压力不足:型坯与模具贴合不紧,残留空气形成气泡。
解决方法
原料预处理: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(如 HDPE 在 80℃下干燥 2-4 小时)。
控制加工温度:降低料筒、机头温度(如 PE 类原料控制在 180-230℃),缩短熔体停留时间。
改进模具排气:在模具型腔开设排气槽(深度 0.02-0.05mm)或增加排气针。
调整吹气参数:提高吹气压力,确保型坯充分贴模。
三、制品表面粗糙或有瑕疵
常见原因
模具表面不光滑:模具型腔有划痕、油污或残留塑料碎屑。
原料杂质或塑化不良:原料中混入杂质,或挤出温度过低导致塑化不充分。
冷却不足:制品脱模时温度过高,表面收缩或变形。
吹气速度过快:气流冲击型坯表面,造成粗糙或纹路。
解决方法
模具维护:定期抛光模具表面,清洁型腔,去除油污和残留物。
优化原料与工艺:筛选原料,提高挤出温度(如 PP 料可升至 200-250℃),增加螺杆转速改善塑化。
调整冷却系统:提高冷却水流量或降低水温(通常控制在 15-25℃),延长冷却时间。
控制吹气速度:降低吹气速率,避免气流对型坯的冲击。
四、制品脱模困难或变形
常见原因
模具设计不合理:脱模斜度不足(一般需≥1°),或模具表面粗糙度高。
冷却不均匀:制品各部位冷却速度不一致,导致收缩应力集中。
脱模顶出力不当:顶出位置不合理或顶出力过大,造成制品变形。
原料结晶度影响:高结晶度原料(如 HDPE)冷却时收缩率大,易变形。
解决方法
改进模具结构:增加脱模斜度,抛光模具表面,设计合理的顶出位置(如均匀分布顶针)。
优化冷却工艺:在模具中设置均匀的冷却水道,确保制品各部位冷却一致。
调整脱模参数:降低顶出速度,减小顶出力,或在脱模前延长保压时间。
原料与工艺调整:选择低结晶度原料(如 LDPE),或降低成型温度以减小收缩率。
五、制品尺寸偏差
常见原因
工艺参数波动:挤出温度、压力变化导致型坯尺寸不稳定。
模具磨损:口模或型腔长期使用后磨损,尺寸精度下降。
冷却时间不足:制品未充分冷却即脱模,导致尺寸收缩。
原料批次差异:不同批次原料的熔融指数(MI)或收缩率不同。
解决方法
稳定工艺参数:使用温控精度高的挤出机(误差≤±2℃),定期校准设备。
模具检修与更换:测量模具尺寸,磨损严重时更换口模或型腔。
延长冷却时间:根据制品厚度调整冷却时间(如壁厚 5mm 的制品冷却 10-15 秒)。
原料批次管理:对原料进行批次测试,确保 MI 和收缩率一致,必要时调整工艺参数。
六、制品出现熔接痕
常见原因
型坯吹胀时熔体汇合:在模具分型面或嵌件处,型坯熔体流动汇合形成熔接痕。
原料流动性差:熔体黏度高,汇合处难以完全融合。
模具温度过低:熔体冷却过快,汇合处结合强度不足。
解决方法
优化模具设计:调整分型面位置,减少嵌件数量,或在熔接痕处增设排气槽。
改善原料流动性:选择低 MI 原料,或添加流动改性剂(如少量 LDPE 混合 HDPE)。
提高模具温度:将模具温度升至 40-60℃(根据原料调整),延长熔体融合时间。
调整吹气参数:提高吹气压力,加快型坯贴模速度,减少熔体汇合时间。
七、制品强度不足或开裂
常见原因
原料选择不当:原料力学性能(如拉伸强度、冲击强度)不满足要求。
加工过程中分子取向不均:型坯挤出或吹胀时取向不一致,导致制品内应力集中。
冷却过快:制品表面快速冷却,内部应力无法释放,易开裂。
脱模应力过大:顶出位置不合理或顶出力不均,造成局部应力开裂。
解决方法
合理选择原料:根据制品用途选择合适牌号(如吹塑桶用 HDPE 需高抗冲击性)。
优化工艺减少取向:降低挤出速度和吹气速率,避免型坯过度拉伸。
调整冷却工艺:降低冷却水温度,延长冷却时间,或采用分段冷却(先快后慢)。
改进脱模设计:调整顶出位置至制品厚壁处,确保顶出力均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