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空吹塑产品加工的细节控制核心是保障制品成型完整、壁厚均匀、性能达标,需从原料、设备、工艺、模具等多环节精准把控。

一、原料预处理细节
原料干燥:吸湿性材料(如 PET、PA)需提前干燥,温度 80-120℃、时间 2-4 小时,含水量控制在 0.05% 以下,避免制品出现气泡、银纹。
原料纯度:去除原料中的杂质、粉尘,防止划伤模具或导致制品表面缺陷,可通过筛网过滤实现。
助剂添加:色母、抗氧剂等助剂需与原料充分混合,添加比例精准(通常 2%-5%),避免出现色差或性能不均。
二、设备调试关键细节
温度校准:挤出机各区段温度需按材料特性设定(如 PE 150-200℃、PET 250-280℃),定期校准测温仪器,防止温度偏差导致塑化不良。
型坯控制:调整挤出速度均匀稳定,型坯壁厚偏差控制在 ±5% 以内,避免薄处易破、厚处浪费原料。
吹气系统:检查压缩空气干燥清洁,压力稳定在 0.3-1.0MPa,吹气针孔径匹配型坯,避免吹气不均或戳破型坯。
三、成型工艺操作细节
合模时机:型坯挤出长度达标后及时合模,避免型坯下垂导致壁厚不均,合模力度适中,防止模具损伤或制品飞边过多。
吹气时间与压力:根据制品大小调整,小型制品吹气时间 0.5-1 秒,大型制品 2-5 秒,压力需循序渐进,避免瞬间高压导致制品变形。
冷却控制:冷却水温度 15-25℃,流速均匀,确保制品冷却定型充分,避免脱模后收缩变形,冷却时间不足易出现翘曲,过长影响生产效率。
四、模具与后处理细节
模具清洁:每次生产前清理模具型腔、排气槽的残留塑料或杂质,保证制品表面光洁,排气槽畅通避免出现缺料、焦痕。
脱模操作:脱模时动作轻柔,避免暴力拉扯导致制品划伤、变形,可涂抹少量脱模剂(需符合食品级或产品要求)。
毛边修剪:修剪工具锋利且清洁,切口平整,避免残留毛刺影响产品使用安全,尤其食品、医疗用制品需去除所有锐角。
五、质量检测与环境细节
首件检测:每批次生产前做首件检测,重点检查尺寸精度、壁厚均匀性、表面缺陷,符合标准再批量生产。
环境控制:生产车间保持清洁、干燥,温度 20-30℃、湿度 40%-60%,避免灰尘附着制品表面,潮湿环境导致模具生锈。
连续监控:定期抽查制品,及时调整工艺参数,避免批量不合格,留存检测记录便于追溯。